南京垃圾分类知晓率达90% 户内分拣仍不到位

    1月9日7:30左右,南京奥体社区居民徐桂宁拎着两只塑料袋——绿袋子里装了菜叶、菜根等厨余垃圾,黄袋子里装了其他生活垃圾,走到小区垃圾桶边,她稍作犹豫后,把绿袋子丢进绿色垃圾箱,黄袋子扔进黄色垃圾箱。

    “其实,我把垃圾分开也没啥用处,运的时候还是混到了一起。”她对记者说。8:30左右,垃圾清运工丁师傅来了,他在两只垃圾桶里挑了挑,把其余垃圾一股脑装进了一只超大黑袋里。记者问:“本来分得好好的,怎么混起来了?”他回答:“不是我不分开装,问题是到了中转站,厨余垃圾没人接收啊。”

    这是记者采访南京垃圾分类时看到的场景。2011年12月底,南京在4个区的8个社区启动垃圾分类试点。今年1月7日,该市传出消息:今年主城将全部推动垃圾分类,规划到2014年城区全面实施垃圾分类,到2014年青奥会前,全市生活垃圾减量50%。

    那么,垃圾分类试点成效怎么样?连日来,记者在南京走访多个试点小区、垃圾中转站及轿子山厨余垃圾处理厂、水阁垃圾填埋场等,结果发现,从居民家到中转站再到厨余垃圾处理终端,垃圾分类说来容易做来难。

    在锁金四村,记者认真查看了几只楼道口的垃圾桶,桶里,偶尔看见几只印着垃圾投放标识的可降解垃圾袋,绝大多数是各色普通垃圾袋。而“厨余垃圾”桶里除了剩饭剩菜,还有护手霜、毛绒玩具、酒瓶等;“其他垃圾”垃圾桶里,则有青菜叶、剩饭、柚子皮等;“可回收垃圾”桶里,只放着一两个废旧纸盒。

    10日下午,记者赶到鼓楼区麻家巷垃圾中转站,该站负责人赵保一介绍,中转站只负责把垃圾压缩成包,运进来送出去的都是“大杂烩”,没有分类一说。谈话间,正巧一辆车装满出运,记者便跟车去水阁垃圾处理场现场采访。车近填埋场,只见一座垃圾山赫然在目。粗略目测,足有20多米高,面积有好几个足球场大。虽然正值严冬,一股熏人的臭气依然扑面而来。驾驶员杜师傅将垃圾倾倒在开阔平坦的“山顶”上,很快有几十人拖着麻袋围上来,在垃圾中寻找值钱的杂物。

    当天,记者又来到南京唯一的厨余垃圾回收利用项目——位于江宁麒麟轿子山的省生物质能源低碳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此处却是“铁将军把门”,无人值班。“这是南京碳环生物质科技有限公司和南京大学的合作项目,不过这里时开时关。”知情者告诉记者。

    “垃圾分类任重而道远,这条路日本走了50年、我国台湾走了20年,而南京才起步。”南京市城管局环卫处副处长韩建夏说,一年来,南京垃圾分类公众知晓率已达90%,覆盖居民由10万人扩至200万人。他认为,垃圾分类虽还不尽如人意,但这一步早晚都要走。

    垃圾分类难在哪里?南京建邺区垃圾分类办公室主任徐光亚分析,主要是因为户内分拣没到位。据测算,该区共有14万户,每户每天产生垃圾0.7公斤,户内分拣做不好,等到运输环节再做二次分拣、三次分拣基本不可行。韩建夏说,在日本,很多商品包装盒上就已注明属于哪类垃圾,牛奶盒上甚至还有这样的提示:要洗净、拆开、晾干、折叠以后再扔……这些,我国还做不到。

    终端处理能力跟不上也是重要原因。南京垃圾分类采取“大分类、小分流”,主要分成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两大类。该市日产垃圾5000吨左右,高峰期达到7000多吨,其中10-30%属于厨余垃圾,而现有处理能力很有限。负责厨余垃圾处理的省生物质能源低碳综合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透露,中心设计能力日处理10万吨,而实际上中心已停运好几个月了。垃圾分类该如何走下去?在南京工业大学环境学院副教授尤朝阳看来,垃圾分类是国际性难题,垃圾属废弃物,一般要经分拣、破碎、搅拌和发酵,才能获得部分有用物质,作为农田肥料,制作再生纸……但因回收价值较低,处理成本高,这些利用很难推广。

    要做好垃圾分类,既要政府加大投入,更要培养市民的文明素养。“目前南京实施的还是大类粗分,远不及国外分得细致。”徐光亚认为,居民垃圾分类习惯的养成是基础,这需要加大宣传力度。今年建邺区将在全区78所中小学实行“小手牵大手”活动,推动学生及家长参与垃圾分类。徐光亚则建议,鼓励企业采取BOT等方式,实现堆肥、提取柴油等垃圾资源多元化利用,培育垃圾资源化产业链。

    就在记者发稿前,《南京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的公众意见征求阶段刚刚结束。《办法》规定,垃圾分类设施要写进购房合同,不分类就扔垃圾将罚款50-200元,非法处置生活垃圾最高罚3万元。将垃圾分类纳入法制化轨道,这也许会给垃圾分类带来新的推力。